孩子厭學沉迷手機和父母的習慣有關嗎?父母要怎么改善?
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,面對厭學不算大的問題,要有針對性地去解決。許多時候孩子缺少的是自信,只要給孩子足夠大的自信和勇氣,那么就能讓孩子順利地回到學習中來,并取得良好的成績。對孩子的期望很好,但要用正確的方法,不要讓孩子處在壓力之下。
1.不喜歡呆板的課程,枯燥的教學方式,找不到學習興趣。
2.剛開始學時沒有入門,對于學習這門課感到無從下手,摸不著頭腦。
3.由于缺乏自信,“反正別人說我笨,學什么我都會學不好”,所以對于學習有一種自然的反抗,學起來有一搭沒一搭。
4.學習習慣方面的問題,例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,懶散,作業沒做完等等。
5.還有一些孩子在中間環節沒有跟上,或老師的批評,或周圍同學的影響等。
在了解了主要原因后,面對孩子的厭學,家長應該怎樣才能讓孩子快樂地學習?
父母要學會仔細觀察和了解孩子,善于發現孩子在生活中哪一個方面感興趣,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,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,例如,鼓勵他加入興趣小組,參加具有教育意義的集體活動,參加比賽或周日帶他到博物館參觀展覽等。每一個小孩都不愿比別人差,相信自己“哼哼唧唧,去是去了,心沒了”是因為沒有動力,不想也不知道從哪開始著手,無法找到學習的入口。
(1)一個沉迷于網游的父親,而孩子多半會對網游產生興趣。一個有閱讀習慣的父親,孩子多半也會養成閱讀的習慣。所以在孩子的學習上,家長如果試著以身作則給孩子做表率,孩子“模仿”的天分會讓你自己感到驚訝。
(2)鼓勵孩子積極主動。假如一個孩子能不斷地自我激勵,他就有可能避免學習失敗。
(3)引導孩子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。要教會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,例如教孩子如何查閱工具書本,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材料等等。若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選擇重要的內容,家長可有意識地每周給孩子兩篇長文,讓他們把長文章縮成短文,這樣既能體現孩子對知識的理解,又能體現孩子的創造力。
孩子學習好與壞是孩子學習能力的問題,我們不能多加批評和責備,這樣對孩子會有很大的打擊,孩子愿不愿意學習是態度問題,要多關注孩子的態度,不要在意孩子的能力。因為孩子的能力和孩子的智商、遺傳有很大的關系,只要孩子的學習態度好,分數好與壞不能過分強迫孩子,在能力上慢慢地進行正確引導,你會收到很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