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教育學校:如何面對孩子厭學,父母該怎么辦?
厭學是因為孩子感受到了教育給他的壓力,家長和老師給他的壓力,厭學是一種逃避。孩子不愿上課、不愿寫作業、甚至逃學是孩子厭學的具體表現。首先是害怕考試。假使父母和老師一味地強求孩子必須通過名次考試,執意要孩子在未來有出息,出發點是對的,幾乎所有父母和老師都這樣認為。但是要換位思考,多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,適當地緩解孩子的壓力,孩子是因為被逼迫,失去了學習的興趣,覺得學習不是給自己學的,像機器一樣,沒有動力,所以厭學。像個怪圈一樣,孩子越是厭學,家長和老師越多,壓力越大越厭學。要主動發展孩子的學習興趣,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愛好。
青少年教育學校八個步驟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:
1.應該使用多種學習方法,例如:使用視覺、閱讀;使用動覺、寫作;使用聽、聽寫。另外,一些課程的內容也可能會有所調整。通過討論和提問也能學到。
2.學習時,若注意力分散,可進行多次深呼吸或放松訓練,放松身心,克服緊張,重新安心學習。
3.單純粗暴的教育方式,只能治標不治本,要以平等友善的語調尊重孩子;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。
4.對待學習,不要強求自己,要耐心地幫助他人,不抱怨。
5.培育孩子學習穩定情緒。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,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需求。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習情緒,有利于穩定學習情緒,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,應注意以下幾點:
6.要從小抓起大抓,許多習慣,沒有從小的時候抓起才能成功。由點滴抓起,如筆直坐姿,筆姿要準確。
7.父母只引導學習,不能替代。父母要不斷對孩子的學習提出要求,要勤檢查,勤督促,及時鼓勵。如果發現孩子學習習慣不好,如作業草率,要及時指出并改正。
8.培育孩子堅韌的學習意志。要讓孩子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有所作為,毅力是成功的重要。家長應該在孩子學習的時候,幫助他們制定一個既困難又具體的目標。家長要給予適當的獎勵條件,鼓勵并督促孩子為實現目標而努力。挫折不氣餒,成功不驕傲。要從小培養孩子不屈不撓的精神。
一般說來,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恰當的;教育方法簡單易行,只能治標不治本,要以平易近人的語調尊重孩子;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;在孩子改變的時候,給他一個過渡時期,不要急于求成,給予子女更多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