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接觸這個社會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,在待人接物方面毫無經驗,要想學會好的待人接物的技巧就要從小教育。
提前讓孩子做好心理思想準備,待人接物需要從小從身邊小事培養。比如說,有客人要上門拜訪,媽媽應該提前跟孩子說要注意的細節,要熱情稱呼、端茶倒水等等,讓客人感覺到被尊重。
共同做準備工作
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接待客人的準備工作,如打掃房間,采購糖果,和孩子共同創造一個歡迎客人的氣氛。
指點孩子接待客人。媽媽除了自己熱情招待客人以外,還要指點孩子接待客人,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中的小主人。例如,客人來了,媽媽要指點孩子招呼每一個人,請客人坐,請客人吃糖果。還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給小客人玩,把自己的相冊拿給大家看。
學著與客人交談。媽媽應鼓勵孩子大方地回答客人的問題,提醒孩子別人在講話時不隨便插嘴。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特長,可以提議讓孩子為客人展示,以制造一種輕松、愉快、熱烈的氣氛。
根據孩子的特點提要求
在讓孩子學習接待客人時,要注意根據孩子的特點對孩子提出要求,不要強求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。例如,對待膽小怕事的孩子,要求簡單些,可以讓孩子與客人見見面就行,以后再逐步引導,提高要求。對于“人來瘋”的孩子,媽媽應先讓他離開大家一會兒,等其冷靜下來后,再讓他和大家在一起。切忌在客人面前大聲訓斥和指責孩子,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以身作則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信任最親近的人,孩子會關注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,所以要想培養一個“有禮貌”的孩子,采用強勢方法是行不通的,父母在待人接物的時候做到尊重平等有禮貌,孩子內心認可,那么他在日后待人接物上也會如此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