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“網癮”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點,家長可以通過觀察來作出判斷:
一是每天上網時間8小時以上,而且越來越長,無法自控,特別是晚上常常上網到深夜;
二是行為反常,比如逃學、廢寢忘食、不與人交往、對人冷漠、脾氣暴躁、關機后煩躁不安等;
三是經常在網上與陌生人聊天,甚至發展到通電話、約會等;
四是電腦里常出現暴力、色情、賭博等圖片;
五是有說謊隱瞞上網的情況及程度的行為;
六是寧可借錢上網或甘冒一定的危險,比如去偷錢或偷用別人賬號上網等。
并不是說每個有“網癮”的孩子都同時具備這6大征兆,如果您的孩子有3種以上的類似表現,家長就應該警惕了。
家長應該怎么辦?
對于性格內向、自制力差、成就感低、在現實生活中郁悶和自卑的青少年來說,互聯網可以讓他們獲得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東西,比如說尊重、友情和成就感等,這是一些青少年沉溺網絡的主觀原因。
我們認為,對于家長來說,最好是把電腦放在家中公開場所、不放在孩子房間,家長要與孩子“約法三章”,規定上網時間和內容,并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。正苗啟德學校特別強調,在對待網絡依賴的問題上家長要避免把互聯網“妖魔化”,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的好處,不僅要幫助孩子戒掉“網癮”,還要激發孩子的潛能。